资本市场发行的层次性显示,仅有公募或私募两类还不够,还需要所谓的小公募,这样一个企业通过小公募获得融资,就不用像过去传统公募条件很高。
货币政策的走向,更应从全局、从本质来考虑,更应慎重三思而后行。然而,经济发展总是有其内在规律,短期内被掩饰、扭曲或推迟了,终究要回复规律。
在取得巨大经济收益同时,也付出资源能源消耗等高额成本和污染环境等沉痛代价,这且不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所逐渐累积的负能量。北京联合大学张景秋课题组调查北京空置率为27%。2010年7月9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说: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6540万套。一个大的经济体,也是一样,在高速增长时,需要排解掉伴之以增长孪生的副产品,消化所积压的负能量,反应在经济过程中,经济学称之为经济周期。按商业银行存准率20%计,社会可以流动资金总量达到98万亿元。
当前确实是处于经济波动时期,现实呈现一种不可思议的诡秘现象,社会经济深陷于相悖的矛盾混合体之中。(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近期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传递一个信号:正以释放流动性提振当下疲软经济。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长期以8%的年均增长幅度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外贸进出口总值也是世界第一,这也表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增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经济基础。
在国际贸易中,因为使用不同币种而需要进行兑换,因此产生了汇兑费用,当汇率不稳定时便会存在汇兑风险,外币与本币的汇价波动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之付出额外成本。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我国对美元的外汇依赖,同时还能够加强人民币的对外输出,解决国内资金过剩问题。首先,我国金融市场还较为落后。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机遇的另一面往往是挑战,因此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可能蕴含的风险。
我国巨大的美元外汇储备将我国与美元价值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美元贬值与否也关系着我国美元资产的价值高低,因此,美元惯性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央行能够通过货币发行获得铸币税,这是其发行货币的财政收益。
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必然会带来境外流通数量、范围的大规模增加,将会给人民币的境外监管增加难度,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必然要为此增加管理成本。最后,我国金融监管水平不高。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我国自2005年以后,虽然对汇率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但距离全面市场化任重而道远。
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意味着我国货币交易金额的扩大、金融流动性的增加,这也就是说我国的货币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也会成倍增长。对国内来说,铸币税是强制执行的,而对国际来说,铸币税是不能对其他国家强制施行的,但却能够通过以货币换取国外的商品、劳务或直接投资来获取无成本的收益。就目前而言,由于欧美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这些国家的货币在国际范围广泛流通的同时,对世界经济也产生较大影响。进入专题: 人民币国际化 。
2005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使得我国的外汇管制力度不断下降,同时,来自国际贸易与政治方面的压力,促使我国的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长期以来,在东西方政治理念的差异之下,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等货币大国的阻挠。
我国的人民币兑换政策逐步完善,自由兑换目标也逐步实现。为此,我国可以初步尝试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民币跨境流动体系。
货币国际化将带来金融风险的成倍扩张,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也难以避免金融风险的增长,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国家必须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应对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完善举措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生性增长能力。因此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是不可逆挡的潮流趋势。为此,我国应该深入进行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改革,保障其资产价值的稳定。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坚实的环境基础。这也是我国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为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宁夏金融学会理事、宁夏保险学会理事) 【注释】 ①[美]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 960~2030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②曹凤岐:超主权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前沿》,2010年第6期。
人民币与外币汇率趋于平稳,我国国际清偿能力提高。但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的实现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过快实现则可能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在境外,可以依托香港逐步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开展多样的人民币投资业务,这样既能够让境外人民币回流中国市场,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民币通过香港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之中,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此外,我国还要改变以往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出口的状况,制定能够吸引民间资金的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提高经济的内生性能力,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对外价值的稳定,这样才能够使得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对人民币保持信心,投资者能够认可人民币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性,这样人民币才有了国际化的基础。其次,我国的汇率、利率市场化不足。②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虽然追求速度,但更加注重质量,这样才能持续健康增长,最终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经济大国。首先,人民币国际化会给我国带来金融递增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负向效应。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长期运行,这也使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美元惯性,具体表现在:汇率风险管理体制以美元为中心而制定,产品交易以美元计价较为活跃,外汇市场的交易量以美元规模最大等等。
当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其必然要在国际金融市场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而不能自由地通过货币来调节国内经济发展,货币的国内调控效应也因此会降低。人民币自由兑换目标逐步实现。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还能够提高央行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美元惯性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保持人民币对内币值的稳定,能够增强他国企业和居民对我国人民币的信赖,减少其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增强了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有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将给我国带来年均25亿美元的稳定收入最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压力继续存在,但贬值的空间有限。
上周四晚欧央行宣布启动欧元区版的QE计划,规模和时间幅度都强于早前的市场预期,结构和规模上也优于市场预期。如果从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始终处于6.0至6.3的区间之内,所以如果汇率贬值的幅度超出这个区间,央行很有可能将入场干预来保持币值。
全球流动性普遍宽松,给了美元和人民币共同升值的压力,而升值的过程反过来又会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除购债计划外,欧央行也将之前进行的TLTRO计划的利率改为主要再融资利率MRO,而非此前的MRO+10bp,起到了结构降息的效果。
如果回顾2014年全年的财政支出情况,会发现在2季度,尤其是4、5两个月的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大幅上涨,连续两个月增速超过25%,这也带来了2季度当季GDP的短暂企稳,达到了7.5%的增长率。2014 年全年GDP增长率为7.4%,这已创下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